服务热线
400-138-1688
24小时在线咨询
2020年04月29日
一、专家中的实践者,从业十八载的资深大咖
白志昀 中粮智惠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中粮智惠创始人白志昀先生,曾任职工业和信息化部知识产权中心咨询部负责人、中粮集团法律部知识产权负责人。白老师是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国家知识产权局百千万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专家库专家、中国专利保护协会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北京知识产权研究会企业专委会委员、北京市知识产权沙龙联席主席。曾连续两年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评选的“年度企业知识产权先进工作者”(2016、2017年),《中国知识产权》杂志“2016年中国杰出知识产权经理人”、首席法务官学院评选“第一届中国法务十佳知识产权总监”,强国知识产权论坛评选“2017年度知识产权资深经理人”。
二、央企概况
中央企业,是指由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或委托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出资人职责,领导班子由中央直接管理或委托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等其他中央部委管理的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根据产权属性和管控主体,可以将央企大体分为三类:实业类中央企业,金融类中央企业,其他部门管理的中央企业。实业类中央企业通常是指97家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金融类中央企业:主要为由财政部(或委托汇金公司)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中央金融、保险、证券类企业,计27家;其他部委管理的中央企业:5家。
截止到2017年,央企的专利申请总量超过16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比例很高,与2007年仅有1万余件发明专利相比,2017年有9万多件,占比超过半数。中央企业经过多年发展,专利申请已经有了八、九倍的增幅,如果将2018年和2019年的数据相加,与2007年相比有近10倍的增幅。2017年,央企的有效专利有8万余件,说明专利质量较高,并且,发明专利的增幅超过了总的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增幅。在实践工作中,央企的知识产权工作需要提高和巩固的点还有不少,比如PCT申请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央企的知识产权上级管理机构包括国务院国资委法规局和原来的规划司,后来国资委改革后,把部分职能放到了综合研究局管理。央企的知识产权工作管理工作根据企业业态不同,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也有所不同,有的企业将专利交由科技管理部部门管理,商标、版权由法律部或者办公室管理,有的由法律部管理,少部分企业将全部知识产权工作全部交易一个部门管理。这些管理管理模式均有其优缺点,适配自身的管理方式就是最优的选项。总结一下,央企的知识产权管理可以分为集中管理、分散管理和矩阵式管理等方式。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很好理解,矩阵式管理是我个人较为推崇的管理方式,其上层有总的管理机构、专人管理,下属公司、BU也有相应的管理,相较于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矩阵式管理中集团层面在编制限制的前提下通过整个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建设,可以很及时地了解到各个下属公司知识产权动向,同时因为对整个知识产权管理系统通过人、财、物的考核,拥有较高水平的掌控力度因此兼具可操作性和执行力较强的特点。
三、对《关于推进中央企业知识产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
白老师对《指导意见》做了细致的解读,并发表了较为新颖的观点,使听众对央企知产政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尤其白老师根据自身的工作实践以及结合在央企工作的背景,对央企知产工作有着与众不同的理解。就这次《指导意见》的出台,其指出高质量发展根本是基于活力、创新力,推动央企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要注意几个“力”所透露出的信息,央企要能够参与高度的市场竞争,加强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总结起来来看,目前央企知识产权工作的问题包括战略不清晰、与科技创新结合不紧、高水平专业化人才短缺、国际化水平有待提高等。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的措施有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四个方面。
1. 加强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包括坚持知识产权战略引领、培育一批高价值专利、加强海外知识产权布局、提升各类知识产权创造能力。
2. 促进知识产权高效运用,包括加大知识产权实施力度、加强知识产权合规使用、拓宽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渠道、建立知识产权运营平台。
3. 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包括强化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加强技术秘密保护、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升海外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4. 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包括强化知识产权机构和制度建设、实施知识产权分级管理、加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管理、提高知识产权管理信息化水平。
白老师着重提到知识产权工作的保障方面:
1. 中央企业内部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保障,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考核激励。
2. 国资委有关支持举措,包括指导中央企业编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大中长期激励力度、组织申报专利奖、推动知识产权联盟建设、建立知识产权专家库、组织开展培训等。
3. 国知局有关支持政策。包括与中央企业建立定期沟通交流机制、指导企业知识产权贯标、支持企业开展专利导航和高价值专利运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效率等。
中粮集团是全球布局、全产业链、拥有最大市场和发展潜力的农业及粮油食品企业,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粮食企业。中粮集团历经七十年发展,业务遍及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中粮集团资产总额5606亿元,年营业收入4711亿元。以粮、油、糖、棉为核心主业,覆盖稻谷、小麦、玉米、油脂油料、糖、棉花等农作物品种以及生物能源,同时涉及食品、金融、地产等行业。并拥有13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8家香港上市公司,5家内地上市公司。
中粮集团在2018年开始了央企知识产权工作的探索和实践。成立一家专门开展知识产权运营业务的企业是目前国内外知识产权领先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运营工作的通行做法,中粮开展知识产权运营工作同样要遵循市场规律,因此中粮智惠应运而生,中粮智惠应该是央企旗下首家专门从事知识产权运营、保护和技术转移的市场化机构,主要业务分为三大板块:知识产权运营、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中粮希望通过成立中粮智惠探索并实践央企知识产权资产的商业化运营模式,通过实现存量知识产权资产的市场化、货币化,有力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实现。在业务模式上的探索包括:对内保障、对外服务,中粮智惠除去开展集团自身的知识产权资产运营工作,还希望将成熟的知识产权管理经验和管控模式对外输出,为有需求的单位赋能并解决问题,提升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意识和效能;打通央企科技资源的流通渠道,响应一带一路号召。
中粮集团成立中粮智惠的初衷就是探索并实践央企知识产权商业化运作的模式,这一点与《指导意见》的要求高度一致。中粮智惠希望在开展各种商业活动的同时通过与诸多外部合作的实践中,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把《指导意见》的内容真正落到实处,并希望把成功经验向其他企业推广。
四、相关问题答疑与经验分享
1.集团和分子公司较多的复杂管理架构下,如何协同管理知识产权,是集中、分散和矩阵式,有何利弊和经验?
集中管理是很好的做法,但对央企来说,困难在于央企在“小总部、大业务”的情况下,如何增加人员编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矩阵式将是较好的方式,在矩阵式管理模式下央企总部编制有限的缺点被避免,央企下属单位相对自由,可根据需求设立知识产权部门或专人。故而,矩阵式管理从其可操作性角度来看,其将是今后央企知识产权管理的主要模式。
2.对于央企国企内部搭建专利质量评价体系,能否分享一些经验?
央企的专利质量评价体系大概在十年前就有企业已经做过。到目前为止,现在很多的专利分析平台、知产数据都在做分级,甚至做到了对每个专利的货币价值都可以做出评价的程度,如广东省近期做的专利评级、价值分析工作。我认为还是要依据大家共有的认知,基于法律、市场、技术等几个维度的标准和设定,并结合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领域,要有取舍、各有侧重,一刀切的评价体系并不可取。
3.意见中提到“允许央企国企有条件的组建内部知产服务机构,引入市场化机制”,您目前所在的中粮智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否是先行先试?业务方向和定位是?
从设立时间和设立目的来看,中粮智惠确实算是先行者。中粮智惠的理念提出到最后的成立用了近两年时间,其业务分为三大板块,分别是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运营、技术转移,定位是全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和技术聚合运营服务机构,业务模式是对内保障、对外服务。
4.对于粮油食品、农副产品的相关企业,如何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有何建议?
每个行业的业态不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也有所区别。粮油产品、农副产品相关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可能以商标、著作权保护、反不正当竞争行为居多具体操作上,最近发布的政策上也有所体现,要建立线上、线下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监控体系,有效利用各类维权途径,整合维权资源。
5.职务发明的转化中发明人是否参与分配?
在很多企业发布的知识产权管理办法里面,对发明人参与分配是有相关规定的,但是具体落实各有不同。有些央企做的非常好,发明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6.集团采用矩阵式的管理架构下,对于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训和能力考核,有什么经验?
就我个人经验来看,对于中粮集团而言,我们每季度都有内部的培训,面向全体知产管理和法律人员。对于聘用人员,我较为看中其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因其在工作中要频繁地和科研人员沟通,要配合科研人员完成技术交底文书等诸如此类的工作,如果欠缺沟通能力,其在具体工作中将受到很大限制。
7.央企在知识产权运营和应用方面的现状是什么,会向哪些方面发展?似乎目前一些央企申请专利主要还是完成任务指标,并非为了利用专利本身的技术价值和市场价值。
很多央企都是国家知识产权示范或是优势企业,示范或是优势企业每年都会有考核,知识产权运营和应用方面都是考核内容。具体现状,央企和国内民企状况类似,有个别突出的,大部分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对于数量和质量的追求上,政策上的指导肯定会对这个偏向产生一定影响,这个是难以避免的。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也是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泥沙俱下的同时肯定会有真金出现,所以说,在对央企知识产权实行分级管理之后,是能筛选出一部分具有很高价值的专利,这是可以期待的。
关于今后的发展,首先要集中处理一些非主业相关的的专利,如何让其变现,这需要央企和外部机构合作探索。知识产权保护将是需要大力做的,因为保护对所有企业来说都是能立刻实施并见效的,而运营则要看各个央企的自主选择。
8.高价值专利是否就是细分领域的新标准?形成适用于产业国际化的新的生产、工艺标准?
一旦成为SEP专利肯定是高质量专利,是否是高价值专利有待商榷。以曾经的蓝光和HDDVD之争为例,两方的标准都是高质量的,相关的专利也是高质量的,但是未必都是高价值的,毕竟价值是市场概念,能不能为企业带来收益才是衡量高价值专利的标准,当然收益也分为显性和隐性收益。
9.中粮或中粮智惠对于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激励是如何做的?有什么比较好的措施?如何推动央企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专业性?
中粮集团在2009年的知识产权战略中就涉及到对发明人的激励。物质奖励、精神奖励、顺畅的竞争途径,如高级别的专家岗都是对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很好的激励措施。简而言之,个人职业的发展是由很多小目标填充的,如马云所说,钱要给到位,但是在工资限制的情况下,要用其他途径来满足管理人员的成就感。相信国资委会出台指导意见,推动人力资源、人力管理部门制定一系列政策,调动知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10.今年将首次进行经济师(知识产权)的考试和职称认定,从个人职业发展方面,您如何看待这个新变化,对此有什么建议?
以我个人而言,只要有新的职称认定一定要去考,在中国改革开放深入的大背景下,要勇于尝试新生的事物,要成为第一批尝鲜者,才能享受到政策的红利。新的事物将是未来的趋势,如果能把握先机,将有先发优势。
注:本文由首席知产官整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