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新技术条件下专利信息服务发展趋势探析
新技术条件下专利信息服务发展趋势探析

2014年10月27日

    专利信息是专利制度的产物,是集技术信息、法律信息和经济信息于一体的宝贵的复合型信息资源。从计算机、光盘到互联网,每一次信息技术的重大突破,都给专利信息服务带来了质的飞跃和新的机遇。本文分析了新技术条件下专利信息服务的现状,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一、新技术为专利信息的开放共享创造了良好条件

  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推动了专利信息的开放共享和有效利用。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这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
  (一)专利基础数据格式标准化
  专利基础数据格式已有国际通行标准。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开放性、简单性、自我描述性、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使其在数据描述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2003年6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推荐ST.36标准,提出用XML格式处理专利信息的申请、加工、出版和数据交换。采用XML处理专利原始数据,进一步提高了数据质量,方便各国进行数据交换,使得不同的软件工具能以统一的方式读取专利数据,做到“一次加工多次使用,一方处理多方共享”。按照WIPO ST,36初步加工的专利数据,由于格式的标准化,变得机器易读取、网络易传输,专利文献的内容保持不变,并未像专利数据深加工那样,进行摘要重写、IPC改写等涉及数据内容本身的加工,因此,该数据是专利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形式,仍属于基础数据的范畴。
  专利基础数据标准化加工的意义已为各方所认识。欧洲专利局认为,引入XML等标准,使能处理的数据量大大增长,降低了专利局向商业机构传送数据的成本,从而间接降低了商业机构向终端用户提供商业服务的成本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助理总干事高本善幸认为,高质量、高度结构化和便于机器读取的数据,是全球化对于专利信息的首要需求,XML格式的数据已成为影响全球专利信息发展趋势的三大关键变化之一。目前,XML已成为各个国家和组织表述和传输专利文献的标准格式。各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专利局均按照该标准格式,对专利基础数据进行代码化等标准化处理。
  (二)专利基础数据开放方式日益便捷
  开放共享是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技术宗旨和文化传承之一。在专利数据开放政策的要求和扶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理念下,发达国家和地区专利局均向社会开放专利基础数据。欧洲专利局网站设立了专栏,提供最近一周公开的专利墓础数据下载,过档数据量庞大,难以通过网络传输,则通过光盘等载体以边际成本的价格销售。欧洲专利局、美国专利商标局的网站上均有数据价目表,由其内设部门公开、公平地向社会提供数据销售。欧洲专利局设有基础数据日(Raw data Day),在这天,欧洲专利局与商业机构等数据使用方共同探讨如何加工专利基础数据,使之更方便使用。日本专利局委托日本专利情报机构JAPIO承担标准化数据的销售任务。
  发达国家和地区专利基础数据的开放程度日益提高。美国专利商标局率先创新了基础数据的大批量提供方式。2010年6月,美国专利商标局与谷歌(Google)公司签订协议,向其提供专利和商标数据。原本必须向美国专利商标局购买的大批量数据,社会各方可以从谷歌网站免费下载。欧洲专利局网站提供基于公开标准的XML的OPS (Open Patent Service)服务,用户购买或开发满足OPS协议和标准的客户端程序,即可批量下载、自行创建专题数据库,并跟踪法律状态变化。欧洲专利局与谷歌公司合作开展专利文献机器翻译,提供“专利翻译”在线免费服务。截至2013年底,“专利翻译”系统覆及《欧洲专利公约》缔约国28种语言以及中、日、韩、俄共32种语言与英文的互译2。美国专利商标局、日本专利局均明确宣示,将不断提高技术能力,最终目标是通过互联网直接免费提供所有专利数据的大批量下载。

 二、新技术催生专利信息服务模式创新

  专利基础数据低门槛高质量提供的方式,减少了信息开发的时间和成本,促使发达国家和地区涌现出一批规模大、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较强的市场化专利信息服务机构,如美国汤森路透公司,日本富士通公司、PATLOLIS公司,韩国WIPS公司,英国Dialog公司,法国Questel公司。随着我国创新主体对专利信息需求的日益增长,国内也出现了东方灵盾、保定大为、江苏佰腾筹专业化的专利信息服务机构。
  (一)发达国家专利信息服务模式转型升级
  传统专业数据库转型升级。各国知识产权局提供的免费专利数据库内容日趋丰富,功能更为强大。谷歌公司等互联网巨头也从事专利数据的检索服务,对英国Dialog公司等从事传统在线专业数据库开发的机构造成竞争压力,促使它们开发数据更全面、响应速度更快、分析功能更强大、用户体验更友好的检索系统。一些服务机构在跨语言支持、信息挖掘方面加强投入,如Minesoft公司的PatBase系统,支持中、日、韩、英、德、法、西、葡等多语言的联合检索。使用律商联讯的Totalpatent数据库,在检索专利的同时,可以同步检索美国专利在诉信息3。
  一些服务机构在筛选提炼专利信息的基础上,提供更有价值的商业信息。如美国IPOfferings公司主要从事专利经纪人服务、专利价值评估,该公司不仅仅为专利交易双方提供简单的信息传递,它通过创办《知识产权市场》,提供专利市场上最新的专利或专利组合信息,有超过1万位的企业高管和IP专家订阅4。
  (二)我国专利信息服务机构快速成长
  近年来,我国一些专利信息服务机构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积极探索专利信息服务模式创新,其专利信患产品与服务的功能显著提升。如江苏佰腾科技有限公司以互联网模式提供个性化专利数据库定制,佰腾网访问量达日均1万人次,该公司将线上平台服务与线下高端服务相结合,把专利信息服务与移动互联相结合。索易互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Patentics系统通过独创的算法和语义分析自动搜索专利,并根据相关程度进行聚焦,该系统还将中国所有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按照国际专利分类表分类,在检索专利的同时,能同步检索相关论文。知识产权出版社开通“中国知识产权案件网”,提供中国专利复审、无效及法院判决相关信息,并可以链接到相关涉案专利。

 三、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将为专利信息的应用与服务带来新变革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将促使专利信息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发生巨大变化。
  (一)专利信息与其他领域信息关联,得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情报
  互联网思维打破了工业时代传统的中心化、层级化、程序化的思维方式,代之以去中心化、扁平化、交互式的用户导向和理念。在大数据时代,单一的专利信息已不能满足高效检索、分析预警等用户需求,
  经过专业化、智能化加工的高质量数据,以及与企业自身研发和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商业、科技、法律等多种信息的有机融合,才是用户未来的选择趋势’。产业、贸易、金融等各种类型数据与专利数据结合,通过大数据的关联分析,将使隐含的、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出现。例如,申请人信息如果和工商部门企业登记信息、上市公司公开信息关联,分析者就能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发展方向进行深入分析;发明人信息如果和人事部门的信息关联,分析者可以从多个角度对创新者进行分析6;对专利数据与技术标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将为创新主体的专利标准化战略提供决策支持。在大数据时代,包括专利权人、发明人、摘要、公开(公告)日期、优先权日、申请日、IPC分类号、申请人地址在内的信息都会重新焕发活力,帮助分析者得出之前预想不到的情报结论。
  (二)专利信息的加工、挖掘、分析和服务更为便捷
  云计算强调“一切皆服务”。专利信息服务与SaaS、PaaS、IaaS等模式结合,可以整合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专利信息服务平台的计算资源、数据资源、专家资源,成为虚拟服务资源,统一对外提供服务,避免重复缝设和资源浪费。有需求的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专利信息服务内容,专注于享受优质的服务,不需要关心实现细节,后台将通过“云”进行自动调配和计算。
  大数据分析具有数据量大、格式差异、查询分析复杂、从各

7*12

小时在线客服

10m

快速响应

多对1

专业服务

99%

问题解决率

关注我们

恒程创新服务

名企知识产权经理人沙龙

广东泰兆律所

首席知产官

恒程创新 版权所有 ICP备案:粤ICP备17164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