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首席知产官】培养海外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
【首席知产官】培养海外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

2020年06月08日

培养海外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


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驱动全球经济发展。最新数据显示,我国2019年向欧洲专利局提交的专利申请数量达12247件,再创历史新高,较2018年增长29.2%,增幅居十大专利申请国首位。其中,中国华为公司以3524件专利申请量位居榜首,这是中国企业在欧洲专利局历史上第三次夺冠。

 

11.jpg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越来越需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背景的国际化知识产权人才,以支撑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良性运转,以及促进我国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发展。故此,如何培养涉外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对增加我国海外知识产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有着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

 

海外知识产权人才应该学习什么?

知识产权从业者在选择海外学习时,建议先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比如是为了增进对国外知识产权制度的认知和实践、提升知识产权领域专业语言能力、增加与海外学者和从业人员的交流合作等。在选择知识产权学习项目时,可以考虑项目的重点领域是否与自己感兴趣和关注的方向相同。比如,有的学习项目会侧重于专利法,有的侧重于著作权法,有的侧重于竞争法等。

 

12.jpg 

 

哪些国家适合人才深造学习?

针对选择深造学习的国家或地区,建议考虑去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荷兰、日本、韩国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较为健全、保护力度较大的国家;其次是“一带一线”沿线国家,这些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布局正在不断增强加大,如果能够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学习当地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实践,将有利于我国更好、更快地“走出去”。

 

海外知识产权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一般而言,海外知识产权人才较比国内知识产权人才更具全面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为企业完成海内外知识产权布局、预警、分析与管理运营等工作。故此,海外知识产权人才一般具备的综合素质有:

 

其一,精通知识产权法理与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国际知识产权规则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体系,不仅包括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所管辖的国际条约,还包括世界贸易组织所管辖的国际条约。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发布了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国际规范,比如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电信联盟、亚太经合组织等。故此,一个合格的海外知识产权人才必须精通和掌握多个国际知识产权规则,以利于后续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开展。

 

其二,具有良好的知识产权外交谈判能力和商务沟通技巧。在涉外知识产权事务交流与谈判中,要求海外知识产权人才应精通法律和外语,并能够深入了解相关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风俗文化。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外交谈判能力和商务沟通技巧,海外知识产权人才才能更好地进行有效交流和谈判。

 

以上,是对培养海外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的一些思考,仅供参考学习。4月2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2020—2021年贯彻落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推进计划,其中第五点涉及到扩大知识产权保护对外交流与合作。由此可见,海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正迫在眉睫!

 

 

“两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现状与建议

 

2008年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来,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知识产权领军型人才、知识产权骨干型人才、知识产权服务型人才和知识产权实务型人才为组合的知识产权人才梯队。但从总体上看,现有的知识产权人才规模仍无法满足创新驱动发展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要求。

 

2017年7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知识产权人才“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底我国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要超过100万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超50万人。但现下,我国尚未完成该项目规划目标。由此可见,我国知识产权人才仍有一个很大的缺口,尤其是应用型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究其原因,则是人才供应不足。

 

13.jpg 

 

“两型”知识产权人才供应不足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途径主要有三种,分别是高校人才培养、企业人才培养和机构人才培养。其中,高校人才培养作为最主要的培养途径,对我国知识产权人才供应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但依目前来看,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许多弊端,比如学生综合学识素养不足、实践经验不足、缺乏国际视野等。

 

以学生综合学识素养为例。知识产权是一个综合学科,它不仅覆盖知识产权和法律知识,科技、管理、市场、金融等诸多方面均有涉及。但我国大多高校在设置知识产权学科时,在课程选择上往往会更偏重于知识产权理论知识和法律法规,而疏于对科技、管理、市场和金融等方面的知识灌输,这就容易导致毕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无法满足社会、企业的发展需求。同理,还有学生的实践经验,如果高校不注重提高知识产权学科学生的实践经验,也容易导致学生与企业所需人才产生偏差。

 

14.jpg 

 

“两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

故此,针对如何提升培养“两型”知识产权人才,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

 

1,改变现有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教学模式。首先,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除了必修的知识产权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课程外,适当增加科技、管理、市场、金融、外语等选修课程,并注重学生实践经验提升。其次,改变现有教学模式,比如可以尝试“4+2”教育模式,即学生必须通过4年的知识产权本科学习,以及2年的兼修理工类二学位才能最终取得毕业,类似的教育模式也可以参考美国、日本等国家。

 

2,寻找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合作模式。高校可以考虑跟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知识产权培训机构、科研型企业等单位达成战略合作,通过创建知识产权研究基地、模拟法庭、模拟商业谈判等创新模式提高学生实践经验,以有效促进高校知识产权人才更容易与企业需求接轨。

 

3,创新“政府-企业-高校”多方协同人才培养机制。除产学研合作外,高校也可以和知识产权政府管理部门、法院、企业等达成战略合作,共用教学科研、培训平台,共享各类双师型人才队伍,以更好地提升高校知识产权人才综合素养。

 

以上,是笔者对“两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一些见解与建议,仅供大家参加学习。如有错漏之处,敬请指正!


7*12

小时在线客服

10m

快速响应

多对1

专业服务

99%

问题解决率

关注我们

恒程创新服务

名企知识产权经理人沙龙

广东泰兆律所

首席知产官

恒程创新 版权所有 ICP备案:粤ICP备17164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