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38-1688
24小时在线咨询
2020年04月29日
知产赋能:科研项目知识产权管理的全面解读
学者型IP大咖,中国IP经济的长期观察者和实践者
邹志德,在2015年曾与团队一同创立中国科学院首家所级知识产权运营公司,并获得中央财政(财政部)的千万元资金支持,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专家咨询组成员,专利代理人,律师,英国注册技术转移经理人(RTTP),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审核员培训教材的编写组成员,中科院《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指南的核心撰写人,作为主编之一,出版《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指南》等专业书籍。
邹老师长期致力于知识产权的管理与运营,重点是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的管理,这既是其学者身份的体现,又具有不拘于书斋的实践意识与实践精神。
邹老师于2020年3月4日晚应邀在恒程学院分享了题为:知识产权如何赋能科学研究—科研项目的知识产权管理的线上讲座,有近400名知识产权专业人士参加了本次活动。
IP赋能科研,知识产权管理先行
IP赋能科研,对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邹老师以冰山理论解读怎样挖掘专利隐藏的价值以及强调知识产权的本质具有排他性权利和商业工具的性质。同时,特别举例韩国三星的例子,强调知识产权是未来发展的保障,同时知识产权亦是创新的内生需求。
高校科研院所的四大职能
1 | 与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相关的战略性重大科技问题研究 |
2 | 企业、高等院校和其他社会组织感到耗资大、风险高,不愿开展或无力开展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某些高技术、竞争前技术和共用技术的研究 |
3 |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社会公共、公益领域的科技研究,如医学、农学等 |
4 | 政府履行职责所需的技术监督、计量标准、质量检测、环境控制等方面的科研 |
高等院校的三大核心职能是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知识、开展社会服务,同样的,集聚优秀人才、培训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也是科研机构的重要任务。这和国家政策的指引有很大的关系,如李克强总理曾提出的解决卡脖子技术的问题。
除却国家的战略布局外,地方上也在积极筹建实验室(国家队后备军),如广东省的十家省实验室、福建省的嘉庚实验室等。这些实验室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大手笔、新规划、重整合、引产业、聚区域,以期实现主体多元化、模式国际化、运营市场化、科研网格化和管理现代化。
科研项目的发展趋势
局限:层次较浅、体量不大、“重男轻女”、沾沾自喜。
趋势:跨技术领域、跨法人组织(一个项目可以联合20多个科研院所)、跨国家区域、跨组织类型。如以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供应商为例,整车和零部件供应厂商遍及全球,是跨地域、跨组织合作的典型案例。邹老师用《三体》里升维思考、降维打击的策略来应对未来的发展趋势。邹老师强调“知识产权 ”变为“知识产钱”,即:由权变钱的过程。可以采取培育高价值专利组合、专利池运营、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等方式去实现。
最后,邹老师还推荐了《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指南》一书,总结概括了更多实践经验。
互动提问:
1.请谈谈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有什么样的不同点?
有几个不同点,其一,高校教学多于科研,研究所则反之,两者各有侧重。以中科院为例,研究所把学生当职工用,而普通高校学生基数大,相对应的投入精力有限。高校的研发团队比较少,研究所少则几人,多则上百人。管理文化也不一样;管理强度不一样,研究所的管理强度要强于高校,如几千人的研究所已经非常具有规模,而高校动辄万人;优势领域的集中度、民主程度、自由度亦不同。研究院因无全领域的研究所,所以领域较为集中,高校则比较庞杂,尤其是综合性大学,相对来说研究所优势领域集中度强一些。
2.对于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在实践过程中怎样争取到研发人员的配合和支持?需要哪些支持和配合?
以我之见,需要两个方面的配合,一者需要研发人员精力的倾注,二者是资源的配合。根据我的经验,可以选择年龄在30-45岁之间、有海外背景、在知产领域受过益吃过亏的研发人员,这样可以较好合作。平均用力远远不够,着重选择兴趣相投,可能成为亮点的团队努力争取。
3.专利信息的利用对于知识产权管理和科研管理有什么作用?是否有成功经验或者案例分享?
专利信息利用包括导航、分析评议等部分,对科研管理有较大的支撑作用。以一个人才引进为例,有一海归学者携带资源申请双百项目,评议专家从其团队申请专利发明人排序和入选次数已经基本推断出其在工作研发团队的重要程度,发现其近几年已经淡出了核心的研发团队,故没有引进。专利信息需要长期跟踪,跟踪程度需要结合管理成本来进行,只注重专利较为狭窄,需要结合市场、产业、产品信息等结合起来。
4.在贯彻和实施科研院所知识产权管理标准体系的过程中,作为院所的知识产权主管需要注意什么,从而顺利推动工作?
贯标要注意自身定位(大科学装置、特色研究所等)、战略规划和优势学科,注意绩效管理模式,各个地方均不同,有的采取基于KPI的部室考核,有的采取基于项目PI的考核形式。要注重科研管理的特点,横向、纵向等项目,横向的IP重视度较基础纵向项目强。
5.前段时间的三部委发布的《关于提升高校专利质量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 教2020-1号公文,其中专利质量的话题再次引起热议,在您看来如何提升专利质量关键环节是什么?结合这个政策文件,高校下一步应怎么做?
提升专利质量,首先应该以始为终,申请专利的目的是什么,目的能影响专利质量。比如有的人只需要证书(权证价值),能力欠缺、意识不够均造成专利质量偏弱。如选择3000元的费用去申请和10000元的费用申请,两者产出的效果不一样。要重视质量,发明人要应具备产业、企业经验,这是必要条件。其外,和外部机构配合效果会好一些,外部机构的质量和获证是一个平衡的过程,不会无限的追求质量,是多方面合力的结果。
6.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也是业内外关注的焦点,这方面可否请您简要分享一下中科院有哪些经验?
要避免的经济和科技“两张皮”,以我就职研究所的经验,10多年前就送技术上门,如“江浙行”,甚至下到县里,科研人员采取挂职的形式去实现专利转移、转化。在绩效激励上进行激励。我们所设立产业化研究员,考核指标是不发文章、不申请项目、主要注重产业化的工作,一旦产生效益,将聘任为产业化研究员,这是人事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
7.专利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是否发挥作用?作用有多大?如何利用专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肯定发挥作用。一是知产和产业巨头、大企业走在一起;二是多研发产业共性技术,让企业培养应用技术;三是发挥校友的优势;四是借产业的优势。
8.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如何对专利价值进行评估?国内是否有您认为科学的评价工具或评价方法?有哪些?
目前,评估公司采取的办法是重置成本法、市场法、收益现值法等,对有形资产较为合适,但对无形资产较为困难,其他还有赔偿倍率的方法等。我可以提供两个实践的方法,一是能增加其边际利润且知道一年能产生多少边际利润,较明显的技术,我们一般会要求1-3年的边际利润,作为技术加知产的总价格来讨论,具体几年按实际情况来定,也要考虑技术应用的年限问题;二是在重大投资项目,我们会根据土地、设备等总投资额计算,考虑其按总额10%左右的资金去购买知识产权和技术。
9.职务科技成果披露与申请前评估制度、评估程序、评价指标(重点)、评估结果与申报类型的对应关系。专利申请前评估有哪些指标,从哪些方面考虑?
实行成果预披露,考虑其技术效果及和其他专利组合的广泛度,也可以看它的产业排他能力。同时考虑其本身的科技成果是否是快速迭代的成果,如果是,申请专利的意义就不大。本身的技术会不会被对手超越或替代,也不建议申请专利。特殊例子,如院士、行业专家申请、大企业申请,可以考虑一下,其中有技术因素和人为因素。
10.从海外,特别是美国回来的科研人员,在人才引进和知识产权管理方面,有什么注意事项?
入职的背景调查,要做好入职声明,要保护好彼此。要做谨慎提醒再次出国的科研人员,如可能面临的泄露商业秘密等诉讼。在科研过程中和国外老东家要做好切割,切记滥用知识产权,最好拿到对方的官方授权,要有风险预案。
11.在知识产权管理中,如何使有限的经费或资金发挥它的作用?资金的来源除了拨款、自掏腰包还有没有好的途径?
科研人员能发挥作用,专利要“优生优育”。企业横向经费是较好的途径,如企业的“自由研发经费”,先买门票的性质(科研项目不错,但是还没有到大的里程碑),只定期披露、通报研发结果,不披露研发过程,等有科研突破时可以优先合作。
12.请分享一些知识产权管理失败或成功的案例,最好是前者,我们可以引以为鉴,谢谢。
研究所的一位发明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认真写专利,使得单个专利质量很高,在与某外企巨头专利诉讼中获得成功。中科院有部分研究所,采取先给合作伙伴先试用专利,如给企业几年的专利许可权。另外以专利换股权也很好,巧妙借助资本市场,未来的趋势是实现技术与产业和资本的强力结合。
13.最后问一个有关职业发展的问题,请您给刚入行或从业不久的知识产权小白们一些寄语,如何早日成长为行业大咖。
一是从业者要“顶天立地”,“顶天”是从产业和国家战略的角度去考虑知识产权,“立地”就是战略落地,形成单件高质量专利和专利组合等;二是从业者应该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三是要有坐冷板凳的决心,与行业大咖有交流;四是要有广泛的积累(技术、产业、谈判、商业技巧、法律、外语等),此外,还需要不错的平台,身边要有帮助、提携的前辈。
注:本文由首席知产官整理,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