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资讯 > 新形势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新形势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2020年03月16日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是激励创新发展的基本保障,人才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从长远角度看,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就是人才壁垒,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以及渐趋复杂的国内发展挑战,我国必须从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出发,强化完善我国人才培养体系,尤其是知识产权人才。


1584321034610741.jpg 

 

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第68次常务会议并审议同意《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要建设若干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推动建设知识产权协同创新中心,包括开展以党政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文学艺术创作人员、教师等为重点的知识产权培训;将知识产权内容纳入学校教育课程体系,建立若干知识产权宣传教育示范学校;将知识产权内容全面纳入国家普法教育和全民科学素养提升工作;依托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引进急需的知识产权高端人才;深入开展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建立面向社会的知识产权人才库;完善知识产权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制度等。

 

当前,伴随着创新驱动事业发展,创新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大批创新型企业迅速成长,对知识产权人才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知识产权人才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在新形势下,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创新主体需求,让知识产权人才为创新提供支撑、为创新驱动发展保驾护航。

 

首先,要加强知识产权实务人才培养,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当地政府要积极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增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办好国家高新区,发挥集聚创新要素的领头羊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就要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迫切需要一大批有理论、懂业务、通专业、擅实务、会管理的知识产权复合型人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也迫在眉睫。


1584321072202777.jpg 

 

其次,要完善高校知识产权教育模式,对接企业人才需求。高校是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始发站。然而,当前的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仍然需要继续完善。一方面,知识产权课程尚未成为理工、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或者主要选修课;另一方面,知识产权方向的毕业生多数源自法学专业,而社会实际需要更多的知识产权管理和实务人才。因此,我们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着力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加快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试点,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

 

第三,要提升知识产权人才国际化水平,助力企业“走出去”。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越来越需要高端国际化知识产权人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企业以知识产权为竞争手段,利用中国企业“走出去”进入新兴市场、立足未稳之际,发起知识产权诉讼,谋取竞争优势的案例大量出现,对知识产权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通过近年来的努力,相关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目前,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中,就不乏大型企业知识产权国际化人才。

1584321092903889.jpg 

 

第四,要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满足各类规模创新型企业的实际需求。中小微企业大有可为,要扶上马、送一程,使“草根”创新蔚然成风、遍地开花。由此可见,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定位不仅需要考虑大企业的要求,也需要考虑中小企业的需求。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市场广泛,人才需求同样十分迫切。为此,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在广东南海、江苏苏州和浙江温州建设了三个国家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培训基地,探索加强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以助力中小微企业在创新的道路上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催生更加蓬勃的创新创造创业热潮,让一切有利于创新的活力源泉充分涌流,要完成这一系列任务,人才是重中之重。因此,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人才的培育,既是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需要,更是创新发展的需要。

 

注:文章部分引用自《中国知识产权报》,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7*12

小时在线客服

10m

快速响应

多对1

专业服务

99%

问题解决率

关注我们

恒程创新服务

名企知识产权经理人沙龙

广东泰兆律所

首席知产官

恒程创新 版权所有 ICP备案:粤ICP备171648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