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138-1688
24小时在线咨询
2014年06月07日
0 前言
“以质量求发展,以信誉求生存”是街边修理自行车师傅常说的一句话,他 秉承该原则风雨无阻,坚持了很多年,赢得了众多自行车使用者的支持和信赖。 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字——诚信。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 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 九鼎,一诺千金。简言之,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1]。诚信是人的基本品质,是 人的内在修养,是一种令人敬仰的道德素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专利代理是专利代理机构以委托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范围内,办理专利 申请或者办理其他专利事务[2]。在专利代理过程中专利代理机构与委托人之间必 然会因为专利而相互联系。相互联系的双方都应以诚信作为守约条件,彼此相 互信任,假如有一方失去了诚信,就失去了秩序,失去了合作,建立起的关系 也就荡然无存。在目前的形式下,如何加强彼此之间的信任,使诚信贯穿整个 专利代理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1 专利代理过程中不诚信行为的具体表征
1.1 专利代理机构和委托人之间的不诚信问题 专利代理机构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在委托人授予的委托权限范围内,帮助委托人办理专利申请或者办理其他专利事务[3]。在专利代理机构接受委托人的委 托后,双方存在的不诚信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由个人或规模较小的单位作为委托人,在考察及选择专利代理机 构后,与专利代理机构达成口头承诺,没有体现在正式的专利代理合同中。由 于没有文字的约束,委托人不能正常履行其应用的义务以及应尽的责任,专利 代理机构在一般情况下不能按时、保质量的完成委托人的委托。长此以往,专 利代理机构和委托人的利益受到明显的侵害。例如,部分委托人逃避代理费用 以及刻意隐瞒事实真相而导致专利代理机构的劳动付之东流;再例如专利代理 机构破产、转让及专利代理人离职、休假等而导致委托人所委托的事宜被无休 止的延迟等等。
第二种:委托人与专利代理机构签订专利代理协议,没有签订保密协议。 委托人将其技术内容申请专利,证明该技术内容具有一定的创新,对所申请专 利的专业领域有一定的研究并有独到之处。但委托人对其技术内容在专利申请 之前随意传播而导致申请的专利缺乏新颖性或创造性而不能被授权、专利代理 机构在专利申请之后公开之前泄漏委托人的技术内容等等。
1.2 专利代理机构和代理机构员工之间的不诚信问题 员工是组成完整的专利代理机构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专利代理机构为员工提供学习及发展的平台,为员工提升和展现自我价值创造条件,没有员工的专利代理机构是空中楼阁,专利代理机构就会缺乏向前发展的基础。缺乏诚信, 会使专利代理机构发展缓慢,会使员工逐渐丧失安全感、归属感以及稳定感, 导致人员流动性大,稳定性,和客户建立的良好关系会因此而受到影响。例 如,专利代理机构限制员工与员工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不能保障员工应有的 劳动保障、不能及时听取员工建议或意见等都是缺乏诚信的表现。
1.3 专利代理机构的员工与员工之间不诚信问题 专利代理过程中,专利案件的完成是相对独立的,但在专利申请过程中,无疑要和同事进行多次交流与协作。与同事同舟共济,共赴艰难,这样便可获得一种集体的力量,个人的职业生涯就会变得更加饱满,事业就会变得更有成就感,这样便可感受到工作的乐趣,工作便可成为一种享受。相反,那些表里不一,缺乏诚信,将职业承诺当成儿戏的人便有整天陷于尔虞我诈的复杂的人 际关系中的可能。例如专利费用是否收取,收取多少,答复时间等等。
1.4 专利代理人与技术人员不诚信问题 专利代理人是获得《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并持有《专利代理人执业证》的人员,在专利代理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专利代理过程中,专利代理人对技术人员所提供的技术交底书要能够迅速理解、帮助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划 定较为合适的保护范围,以便获取或维持专利权。专利代理人与技术人员之间 往往存在以下不诚信现象:
第一种:专利代理人的业务能力不高,给申请人或技术人员以错误的与专 利相关的概念、或采用模棱两可的专利概念充当专家欺骗申请人或技术人员、 或以一知半解的业余水平而冒充专业水平应对申请人或技术人员的疑问。
第二种:部分技术人员对专利代理人不信任,不愿将其技术内容与专利代 理人交流、或不愿将关键技术内容公之于众,在说明书中故意规避部分重要技 术内容,或编造虚假数据,骗取审查员获得专利权。这种做法从本质上已经违 背了诚实信用。
1.5 其他方面的不诚信问题
1.5.1 委托人的不诚信 部分委托人将虚假技术内容、抄袭技术内容或其他非正常手段获取得到的
技术内容委托专利代理结构,骗取审查员获得专利权,用以招投标或企业宣传。 该方式不能保护技术内容原有人的合法权益,不能推动发明创造的应用,降低 了创新能力,延缓了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1.5.2 专利代理机构的不诚信
部分专利代理机构私刻委托人的公章并以委托人的名义大量提交专利申 请,获取政府相关补贴及资助,将其作为专利代理机构的发展基金或资本。
1.5.3 黑代理人员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诚实守信的理念是根深蒂固的,但总有一些利欲熏心的人从事种种欺诈勾当,例如某些黑代理人员的存在,他们违背诚信准则,不能意识到专利代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为牟取不义之财,只顾眼前不计未来, 只图私利不顾社会,破坏市场经济秩序而见利忘义,失去信誉,最终必然是搬 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1.5.4 专利代理机构善意的不诚信 申请专利的终极目的,是占有市场,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对于某些经济条件有限、又完全希冀通过专利获得丰厚利益的申请人,专利代理机构帮助申 请人分析专利效益转化的前景,权衡利弊,可能委婉地建议放弃专利申请。
2 减少及规制不诚信行为的探讨
2.1 针对专利代理机构与委托人 专利代理机构应加强服务意识,应以客户至上的原则,优质及高效的服务于委托人,建立良好的口碑,促进专利代理的良性循环发展。同时,专利代理机构与委托人(包括由个人或规模较小的单位所形成的委托人、规模较大的单 位形成的委托人以及由客户介绍所形成的委托人)同时签订专利代理协议以及 保密协议,对协议双方所承担的义务以及享受的权利进行明确,例如时间期限(包括完成专利申请初稿的时间、案件进程、双方定稿时间、递交时间、费用 缴纳的时间等等)、费用结算(包括费用的金额以及方式)、技术交底书的提供 等方面,并以此执行。
2.2 针对专利代理机构与员工 当前形势下,对员工进行管理采用人员管理的方式并非最佳方案,采用制度进行管理才是更科学、更公正、更可靠的方式。专利代理机构规章制度的数量决定着专利代理机构的等级以及档次,专利代理机构规章制度的精细化代表 着专利代理机构的先进管理水平,以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管理,员工会有家的 感觉,有归属感,促进员工的职业化,专利代理机构人员流动性低,有利于专 利代理。
2.3 针对专利代理机构的员工与员工
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专利代理机构中虽然有部分是独立完成, 但并非各个员工并非个人英雄主义,他们之间需要沟通,需要配合,需要拧成 一股绳,形成一个强大的力量,是团队。对于老员工而言,相互之间的业务交 流、探讨以及学习,无非会促进专利代理,促进整体水平的提升,促进专利代 理行业的健康的发展。新入职员